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行业新闻>好港哦!全国首家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大设施,7月18日在华西医院启用了!

好港哦!全国首家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大设施,7月18日在华西医院启用了!

发布时间:2021-07-20 点击数:1550
 华西医院

7月18日,对全华西人来说,都是个非常重要、令人激动、欣喜万分的日子,

因为华西伊万位于电信路上的一栋新楼终于启用了!

“???有栋新楼你们就高兴成这个样,华西伊万的人也太好满足了嘛!”

“虽说华西的好多房子是有点年龄了,但你们都是见过大场面嘞人,有栋新楼就那么高兴?”

“要我说这栋楼肯定不简单,绝对里面有点啥子名堂!”

 

 

确实,这栋楼只有那么港了!

它的全名叫: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临床研究核心基地——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

看去有点平平无奇是不是?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为啥子这栋楼那么港,跟普通吃瓜群众有哪些关系。

 

 

首先,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是全国首个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继上海后全国第二个启用的转化医学国家级大设施。

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院士,也是专nie研究生物治疗及转化的大咖。

 

而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布局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分别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设内容和研究方向各有侧重的5个国家级转化医学国家科技基础设施。

你看,不管是全国首个,还是全国第二个,还是全国仅有的5家当中的一家,都很港了是不是?

 

不要慌,凡尔赛还没有杀割——

 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临床研究核心基地——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正式启用后,该设施重点建设生物制剂筛选、生物制剂制备、临床转化验证和支撑技术平台四个转化研究平台,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集成度最高、装备最先进、高度开放共享的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三个加红加粗的“最”,哪怕是近视老花的人,肯定也看得到!

 

此外,综合楼里设有近200张研究型病床,将用于临床转化研究,致力于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技术、诊断试剂在临床的应用实践;同时配套有精准医学检测、精准成像评价、细胞治疗产品研发和制备平台,为临床转化的精准决策、个体化治疗提供支撑。

 

 

就在这栋让华西人傲娇的楼里面,拥有引领全国生物治疗转化的三大利器:

  贯穿“基础发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全流程——精准成像及评价服务链

 “一站式”拎包入驻的创新型临床试验研究平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中心)

  “临床级细胞制备工厂”——生物制剂规模化制备中心

 

接下来,来给大家说说,这三大利器都是干啥子的,都在搞哪些高精尖的东西!

 

利器1

 

贯穿“基础发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全流程——精准成像及评价服务链

 

精准成像中心和精准医学中心为实现“基础发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搭建了一条精准成像及评价服务链。

精准成像中心是国际上少数集成人体7T磁共振,脑磁图,PET-MRI等一流设备的临床影像研究中心,拥有引领国际先进技术的研发能力,是影像领域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并获影像首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

精准医学中心已建成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高通量测序、单细胞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三大平台,拥有全球最齐全与最先进的Illumina、Ion Torrent、华大、Oxford Nanopore系列二代和三代测序系统、10X Genomics单细胞建库系统和高性能服务器,其测序及分析能力为全国医疗机构之首,已拥有可用于测序研究的样本资源100余万份。

 

利器2

 

“一站式”拎包入驻的创新型临床试验研究平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中心)

创新型临床试验研究平台由我们华西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中心)负责。集成临床研究病房、随访中心、受试者研究资料集成管理、临床检验、内镜、影像、病理等功能于一体,临床试验的主要实施环节可以“一站式”在转化医学大楼完成。

 

平台拥有五大国内领先创新性临床研究:一是集成了细胞制备、放行检验、临床评价与检测的系统化细胞产品等个体化生物制剂的研究平台;二是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实验室及研究团队,是目前国内完成例数最多、钳夹试验质量最好的研究平台;三是建成专用于吸入制剂PK研究的负压给药舱4个;四是建成了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平台,完成我国药企首个基于虚拟人群研究获批儿童适应症的案例;五是全国首家且独家搭建质谱成像研究平台的医疗机构,将质谱成像技术引入临床转化研究。

平台还面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医院等机构,实现全社会开放。

 

利器3

 

“临床级细胞制备工厂”——生物制剂规模化制备中心

被喊作“临床级细胞制备工厂”的,其实是我们的生物制剂规模化制备中心。

中心占地2900余平米,拥有10个细胞制备车间,7个质量检测平台及5个研发实验室。配备多条目前最先进的全自动、全密闭式细胞制剂生产线,细胞制备核心区域环境达B+A级别,并按照国内外最新行业标准及发展趋势,耗资1.6亿人民币配备了先进的全自动细胞处理工作站、全密封式C+隔离器、大规模细胞提取及纯化系统等一大批先进的细胞生产、存储和检验设备,达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中心共规划免疫细胞制备、干细胞制备、细胞质量检测及研发四个模块,可实现正常及基因改造的免疫细胞、脐带血干细胞、脂肪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保存和质控工作,未来将利用细胞和基因工程技术,为我国生物治疗学科发展及项目转化提供“按需制备”的研究级、临床级、可回溯的细胞制品。

 

 

“皮西西,我看了半天,只晓得这栋楼多高大上,但到底和你我有啥子关系喃?我又不做实验,我又不搞nian究!”

 

关系?关系大了,我们医学家、科学家辛辛苦苦搞nian究是为了啥嘛,还不是为了最终这些nian究成果都可以落实在我们老百姓身上!造福于老百姓!

 

具体来说——

这栋楼启用后,将显著提升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将生物治疗成果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时间缩短30~50%,也就是说以前从科学家研究出来个东西,到这个东西上市运用到老百姓身上,之前打比是10年,现在差不多5~7年就可以了。

这栋楼启用后,在未来5~10年内,将支撑50~100个自主创新研发的候选生物治疗产品实现转化,也就是说,不仅我们华西伊万的医生可以运用这个平台转化研究成果,全国其它搞生物治疗的科学家、医学家也可以运用这个开放式平台进行转化。

关键是,未来我们将瞄准危害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比如恶性肿瘤、老年疾病、代谢性的疾病等等,通过我们自己产生的原创新药,它的价格就会大大的降低,可能只有进口药物价格的1/10或者是1/5!你说,这栋楼是不是和你我的生活、你我的健康息息相关!

 

 

在7月18日启动会当天,还发布了华西医院两个重大转化成果,来,大家准备好巴巴掌——

 

01.

 

 

 

近日,华西医院与宜昌人福药业以总额5亿元人民币签定2项联合开发新型骨骼肌松药技术合同,其中合作开发协议4亿元人民币+5%的年销售收入提成,专利许可协议1亿人民币(中国范围)

 

02.

 

 

 

近日,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成功获批I类新药的《药品注册证书》,这是我院获得的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证书,也是我院新药研发成果转化的标志性时刻。

 

而这两项重磅转化成果,都是麻醉科刘进教授团队研发的,对头,就是那个连续11年排名《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麻醉学科第一的华西伊万麻醉科的掌门人!

 

 

由于上面那些高大上的工作站、测序系统、隔离器等等过于先进,不便展示,下面就给大家展示一下皮西西逛大楼时发现的两个好耍嘞东西——

1. 上班上得很潇洒的机器人

在我们这栋楼里,有一整层楼都放的服务器,储存着重要的医疗信息,维持正常的医疗信息运转。在这层楼里,有一位机器人同事,就东转西转、伸起个脑壳专门负责检查这些服务器是不是正常在运转,有没有偷懒,有没有扯拐。

 

为啥子要说这位机器人同事上班很潇洒喃,因为皮西西在那里站了半个小时,就发现它娃休息了2回,旁边的工程师还解释:“人家就是看一会儿要休息一会儿,这样效率才高!”

对对对,那个,各位领导,我们也想效率更高一点!

但是嫉妒归嫉妒,别个机器人的工作能力我们还是要肯定嘞,毕竟没有它就要靠人工24小时一直守着,而且还不见得有别个眼睛尖,该你歪!

 

2. 自动从海量档案中

精准找出资料的铁柜柜

由于按照国家临床试验的要求,每一个药品的试验、每一位受试者的资料都需要完好保存至少20年,所以这么多年下来,我们华西伊万储存了海量的相关资料。

为了更加合理化管理这些资料,便于查找,所以这盘我们这栋楼里也来了个大盆友,看嘛,就是这些铁柜柜。

(本来动起来很港的,但今天动图扯拐,算了)

 

 

看起来虽然是平平无奇的档案柜,但是只消在电脑上duo几哈,人家可以自动精准地帮你找到你想要的档案,再也不用搭梯梯爬上爬下地去翻资料咯!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