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中心>行业新闻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促销及反馈

艾问艾答|要选特异性高的二抗,认准预吸附

发布时间:2020-11-18 点击数:5105

细心的师妹在规划实验查询抗体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在一款二抗的名称中她看到了“预吸附”三个字,并在概述中有“最小交叉反应”这样一项,这引起了师妹的注意。它们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点此处查看图片来源

 

 

01

预吸附二抗,更高抗体特异性

 

预吸附(也称交叉吸附)抗体制备过程中附加的纯化步骤,用于提高抗体的特异性。将制备的二抗流经一个固定有来自潜在交叉反应性物种的血清蛋白的基质柱。有非特异性结合的二抗会留在柱中,而特异性高的二抗将通过基质柱,从而可以得到特异性识别特定种属的抗体。

 

最小交叉反应的物种,指的就是固定在基质柱上的血清蛋白的物种来源。比如ab175661的“最小交叉反应”指这款抗体在与小鼠 IgG 反应的同时不太可能与鸡、牛、马、人等物种来源的蛋白发生交叉反应。

点此处查看图片来源

 

图中预吸附前的抗兔二抗与羊 IgG 和牛 IgG 有潜在交叉反应,将其通过固定有羊和牛的血清蛋白的基质柱,可以除去与这两种物种有潜在交叉反应的二抗,从而提高二抗对兔一抗的特异性。

 

同理,师妹找到的这款抗体,是用鸡、牛、马、人等多种物种的血清蛋白进行了预吸附,因此与这些物种的抗原就有“最小的交叉反应”。

 

02

适用场景

 

如果满足实验要求的二抗有预吸附的,则始终推荐使用经过预吸附的二抗。这类抗体的特异性更高,可降低背景染色。在以下两种实验中,预吸附二抗会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多重染色实验

当同时使用多个一抗及相应的二抗时,使用预吸附二抗,可以降低二抗和其他一抗发生交叉反应的风险。

 

 例如,使用兔抗和小鼠抗进行双染荧光实验时,可使用预吸附的 anti-rabbit Alexa Fluor® 488 二抗(针对小鼠血清进行了预吸附处理),和预吸附的 anti-mouse Alexa Fluor® 647 二抗(针对兔血清进行了预吸附处理)

 

样本中内源性免疫球蛋白 (Igs) 含量高的 IHC 实验

使用对样本物种预吸附过的二抗,可以减少二抗与样本中免疫球蛋白发生交叉反应的风险。

 

 例如,对人组织样本进行化学染色时,使用对人血清预吸附的 HRP 二抗

 

 

总结一下,在实验中小艾推荐您使用经过预吸附的二抗,您可以在抗体详情页面中“最小交叉反应”一栏查看抗体经过预吸附的物种类型,并根据自己的实验样本以及实验类型,选择合适的二抗,以达到降低背景信号的目的。